我是个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明年就要高考了,整天学个不停,老师不断的讲 学生不停的听、没完没了的习题作业、连续不断的周测、月考,我和周围的同学一样,身心疲惫,好累呀,好迷茫啊,我们在自虐吗?这就是我们该追求的目标吗?幸福哇你在哪里?
回复:
人该怎么活着?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这一话题从孔子到弗洛伊德人们思考了几千年。至今还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你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不是胡思乱想,更不是闲来无事,这说明你长大了。这是青年人应该也值得思考和讨论的一个议题,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人生的目标是追求快乐和幸福这没有错因为我们的一生不是来受罪和自虐的,但要活的快乐是需要支点的,离开了这个支点什么也将无从谈起。因为享受快乐幸福需要内容和过程。
什么是快乐和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生过程中一切行动的原动力,是一个人现状与理想吻合状态的外在体现,在一个阶段内,理想与现状相对和谐,则人会感觉到比较快乐和幸福,否则就相反。通过降低人生目标来获得低级快乐和幸福是懒人的智慧。放弃现实追求,通过沉迷于某种活动来获取快乐,是懦弱这的选择。对于一个人适当的设定目标,并不断的实现目标不仅会获得高层次和不同味道的快乐与幸福,同时还会收获自信,体会人生的哲理,获得心灵的成长。一个人可以做不到,但不能不做,可以想不到,但不能不想。做不到、想不到是个能力问题,做不做、想不想是个态度问题。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学说: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命安全,第二是生理需求像吃饭喝水,其三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再就是获得尊重。人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层次之分。吃好的、穿好的是一种快乐,自己的一个小的愿望得以实现是一种快乐,能成就学业、事业、婚姻、健康、和谐家庭也是一种快乐,能够帮助别人,乃至给社会和整个人类带来好处和快乐,人们尊重你,崇敬你,信服你,更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
曹操、刘备、诸葛亮是千年名人,他们一生打打杀杀,成为一方霸主。陶渊明不为权贵折腰,隐居山林,虽生活贫困,但也落个自在。两者应该是人生状态的两个极端,事业、学业、快乐的多重追求才是多数普通人的选择。人为一口气、佛为一注香,这就是体面、就是尊严,成功体验是人类获得高层次快乐满足主要方式。
关于成功,我认为医生想办法把患者的病治好、学生通过努力在群体中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画家画出可以传世百年的好画都是成功。否则你的幸福和快乐就会找不到支撑点,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不与人比是做不到的,学生会比成绩、成人会比事业、比金钱、比房子、比孩子,老了会比健康,失去了支撑点快乐何来。人生几十年结局各不相同,只要你曾经奋斗过、付出过,无怨无悔才会显得真真切切、掷地有声。
天道酬勤,一切皆有可能,最终的快乐和幸福终究属于那些有想法的人、勤奋的人、能够坚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