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传统的说法精神分裂症是大脑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无脑组织的器质性改变,病因、病理机制不明,科学发展至,特别是CT、核磁共振技术的问世,精神分裂症的影像学领域有无新的发现?
回复: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影像学研究至今不过百年历史,结果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组织却有某些病理学改变,但缺乏一致性,其间的因果关系无法确定,诊断价值更争论不休,因此本病的诊断目前还是停留在表象学的层面上。
主要影像学改变一是脑沟加深加宽;二是脑室扩大,其次是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此改变一般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发生萎缩、退行性变或神经发育异常所致。值得关注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萎缩在初次发病的患者就已经被发现,这说明这些病理改变在大脑发育尚不成熟或患者还没有出现任何精神症状之前就可能已经发生了。
这是在组织学的层面上谈精神分裂症的影像改变,就多少民众关心的精神症状与影像关系,现代影像诊断技术无论是CT还是核磁共振都不能照出患者的幻觉、妄想及其他的精神症状。这种情况不仅是精神分裂症,在其它的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像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