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09年得过失眠抑郁症,靠吃睡眠药9个月后,找到一个乡镇门诊通过输液.针灸.吃谷维素.维生素B等药物,没有添加安定药物,吃了5个月左右药,有了自然困意,睡眠慢慢恢复正常了,心情也不抑郁了,人也勤快了,当然对抑郁的事情也想通了。可是去年刚刚好了9个月左右,11月底遇到了心烦的事情,又失眠抑郁了。
现在的症状,不愿意出门,懒惰的很,厌世,再吃原来的药物感觉也不像上次好的快了,我觉得我心里问题很严重,我对药物也不信任了,请问:象我这样的病人怎么治疗?
回复:
关于抑郁症
这是应该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以上的点滴描述是不能轻率做出诊断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专业医生。所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范畴,临床检查脑电、CT、心电图、彩超均无异常。国人终生患病率约为4.6%。临床表现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基本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望,认为生活毫无价值,充满失败,对以前喜欢的各种活动缺乏兴趣,发愁,不愿出门,不愿见人,多卧床,食欲差,体重下降,离群索居,无法体会生活的乐趣。常伴有失眠、焦虑不安、自责自罪及各种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自杀或扩大性自杀。抑郁症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主要与遗传、性格和精神刺激有关。
相关连接:
1: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与抑郁症一样是情感性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类型,是同一种病的不同表现形式。其表现特征是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交替出现,有时发病是话少、情绪低落、不愿出门、不愿见人、兴趣缺乏,有时发病则与上述状态相反表现为话多、吹大话、情绪高涨、好激动、乱花钱、好管闲事,不同状态治疗方案不同。
2:隐匿性抑郁。主要是指一类以各种躯体主诉为主要表现而实际上属于抑郁症的病人。多有失眠、头疼、乏力、以及各种心血管或胃肠道的症状,一般长期就诊于综合医院,多被误诊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神经官能症等。
3:更年期抑郁。是指发病于妇女绝经期前后或在这个阶段复发的抑郁症,表现与一般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治疗应在抗抑郁的同时加用激素水平调整药物。
4:抑郁症的病程。抑郁症的自然病程一般是一年,意思是说患了抑郁症如果不进行药物治疗一般会在一年左右自然缓解。但5年内复发的比率高达80%,一年内可有三分之一复发。
5:抑郁症与自杀。自杀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之一,抑郁症的自杀率约为15%,首次发作后5年间自杀率最高,尤其是那些家属缺乏正确认识、得不到不理解和治疗的患者更容易自杀。
6:扩大性自杀。扩大性自杀在近年来临床工作中时有报道,所谓扩大性自杀是患者为了自己被判死刑而残忍的杀死无辜者或者担心自己自杀后亲人无人照料而杀死亲属的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和家属安全的病态症状。
治疗分析
看医生确诊是第一件事,先说明一点抑郁症就是抑郁症、心理专业中没有失眠抑郁症的说法。从你介绍的治疗经历可以看出并非专业的心理科规范治疗路径,专业路径应该是抗抑郁药、情感稳定剂、脑代谢调节剂和心理治疗四个部分的全方位治疗。抑郁症患者经过系统的中西结合治疗一般2—3周就可以收到明显疗效,约有10--20%的患者会得到根治,仅有少数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被称作难治性抑郁。
如果是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应用抗抑郁药物治愈后立即停药,患者极有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为了防止抑郁症的复发,首次发作抑郁症治愈后需要药物维持治疗,需服药多长时间及是否合并情感稳定剂的治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一般讲由于剧烈的心理创伤所致的抑郁症在疾病治愈后往往仅需要相对短时间的抗抑郁药治疗。而病前有人格缺陷、家庭有阳性家族史、家庭和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则要延长抗抑郁药治疗时间。
治疗时间
对于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抑郁症阳性家族史,病前没有显著的性格缺陷,发病与强烈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样的患者一般维持治疗一年便可。由于抑郁症多在冬春季复发,因此建议停药的时间最好避开这两个季节。对于首次发病伴有明显的抑郁症阳性家族史或者显著的性格缺陷或处于更年期并且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维持治疗时间一般为2—3年。对于反复发作的抑郁症维持治疗时间应当坚持5年甚至终生服药。对于不满14岁的儿童和更年期的妇女首次发病至少要维持服药两年以上。预防抑郁症的复发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工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巩固服药是预防抑郁症复发的第一位的、重要的手段,尤其对那些反复发作的抑郁症一定要奉劝患者和家属,尽量长久的服用维持治疗药物。
抑郁症同样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开始越早病程缩短越显著,治疗不足3个月者,几乎所有病人都会出现抑郁症状的再现,这并非是疾病的反复,而是本次发作的死灰复燃。随着抑郁发作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抑郁发作会越来越频繁,而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一点应该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许多患者和家属甚至医生认为这种长期服药太过于麻烦,但这种麻烦总比疾病复发引起的麻烦小得多,在目前还不能预测哪些患者不会复发的情况下,最安全的做法是假定所有抑郁症患者都会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