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62岁,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打嗝,胃部不适,上腹有烧灼感,后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用治胃的药效果不明显,症状时轻时重,医生说没什么大毛病,个人压力大,睡眠日渐不好,心烦浮躁,食欲差,不到两个月体重下降了20多斤,担心有消化道的癌症,曾去北京大医院检查全身CT、彩超、胃粘膜病理无果,药用了不少,上述躯体症状依然存在,让人好不心烦,不知这是得了什么病?
回复:
这位患者的病应该是躯体化障碍,这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病,是患者在一些客观症状和主观感受的基础上持久的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躯体疾病为特征的心理疾病。他们会反复就医,尽管各种检查都是正常的,或者已查知的躯体疾病无法解释患者的主客观症状,或者其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符,一般的对症治疗也不能消除躯体上的客观症状。尽管患者症状的发生和变化与情绪不佳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常不知道或不愿意承认心理疾病而就诊于内、外科或中医科,常伴有焦虑、抑郁和失眠。
常见的客观症状:
1:疼痛。部位广泛,如头部、颈部、腹部、背部、胸部、关节、四肢、直肠等各种性质的疼痛,部位可固定不变也可变化游走。
2:胃肠道症状。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肠道检查仅见浅表性胃炎或肠道激惹综合症,这些都难以解释患者长期存在的严重症状和痛苦。
3:呼吸、心血管症状。多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过度换气、血压升高。
治疗:
在药物治疗配合下,心理治疗对缓解患者的情绪症状有效。单独的心理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疑病认知和主客观症状较为困难。临床上一般多选用新型抗抑郁药和小剂量抗焦虑药,同时结合中医中药,上述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